2019年2月22日 星期五

不服來辯?但,辯贏了又怎樣?(作者:常山七次郎)

我父親在我10歲贏得班上辯論比賽第二名的時候,給了我一本書,是美國人戴爾卡內基所寫的:如何贏取友誼與影響他人。
 
父親告訴我說:
 
「辯論的益處在於可以把問題釐清,但在生活上,就算把問題說得再清楚,別人不支持你也是沒有效的。」「重點是要怎樣讓別人把你當作朋友,而不是勝過對方。」
 
這本藍色的小書,幾十年來翻閱了無數次,每次總是會讓我再有一點新的收穫。

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不批評抱怨、給予誠摯的讚賞、了解別人真正的需求。
他的經典著作《溝通與人際關係》(How To Win Friends & Influence People)至今仍影響著全球無數人。

 
很多在倡議政治理念的人。心裡想的都是辯贏,要把事實用綿密詳實的資料拿給別人看,在輿論的戰場上擊敗反對者。
 
但是,擊敗了之後呢?
 
旁觀者不見得關心或看懂,被擊敗的依舊是反方。我們的朋友完全沒有增加。
 
我必須很坦率地承認,我自己也會有這個毛病,也就是想在論理上勝過別人。尤其是在自己所想的與事實相符,證據完備的時候我也不喜歡認輸。
 
不過我的好處是,要是我發現我錯誤了,認錯道歉的速度與誠意也總是令人滿意的。
 
但這樣還是不夠,我們要做的是把觀念送到別人腦子裏面,有點像是「全面啟動」的那個故事一樣,要深入對方的腦子裏頭,才能奏效。
 
正面強押對方認輸道歉是全然無效的,就算他真的是錯誤的,也只是讓人心生仇恨,並沒有辦法讓對方變成我方。
 
羞辱對方不懂歷史,沒有讀書,無知、腦殘、弱智...等等,就算你在理論上是正確的,站得住腳的,你還是錯誤了,因為朋友並沒有增加。
 
真正高明的辦法是「使一個人認為新的意見是他自己想到的」那才是最有效力的。
 
其實一直以來我也一直在往這方面進行,因此「提問」的效果好過於「論述」。
 
這些提問,重點也不是哪個答案才是絕對正確的,甚至有很多問題我的心裡也沒有什麼答案,我想要的效果,只是讓這個問題在讀者的腦子裏面繞一繞。
 
重點是這個「問題在腦子裏面繞」的過程。
 
當然很多左左,尤其是社運圈那些左派倡議者會對我有各種攻訐,但其實那些都不是很重要。反而是讓讀者發現,常山七次郎比起那些成天悲憤咒罵別人的側翼,更有啟發性。
 
戴爾卡內基的原則我覺得有幾項特別有效的,不妨跟大家分享一下:
 
1.自己錯了的時候要快速斷然地承認

2.認真專心地多聆聽別人表達意見

3.真誠地替對方的需求著想

4.讓對方認為點子是他自己想到的

5.用問問題來取代直接的要求
 
當然還有其他許多卡內基先生所提倡的法則,都是極為有益的,如果要認真地說服別人,請切記,咄咄逼人的辯論並沒有任何益處。

2 則留言:

  1. 做人應有的品格https://www-ss7bl.blogspot.com/2019/02/blog-post_98.html?showComment=1550957967482#c1136068695262209292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