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8日 星期日

三十年性別戰爭的一地雞毛(作者:盧詩翰)

三十年性別戰爭,日韓兩國以一地雞毛結局。縱觀日韓兩國的經驗教訓,我們能發現很多東西首先就是,男女雙方差異是非常明顯的。女性整體的要求更為多元化,有的希望男的有錢,有的希望男的有顏,有的希望男的溫柔,有的真就覺得自己一個人過挺好。

日韓女權這個旗幟下,女性的訴求其實非常非常分散。大家唯一的共識是向男性施壓,覺得男性不夠好要改進,但具體希望男性在哪塊做改進,其實並沒有統一,甚至往往是互斥的。

頂層女性希望職場平等經濟平等,底層女性可能更希望對方賺錢養家,雙方自己甚至能打一架。

某種意義上,女權激進化最終走上仇視男性的路線不是偶然的,因為各個女性群體唯一的公約數,就是對男性的不滿。

而男性這邊,幾乎所有階層,不論財富不論年齡,對女性的訴求都是年輕漂亮。所以男性這邊共同利益更明確,更容易形成堅固的統一戰線。

反映到現實中就是,女性的共情能力更強,往往能先結成組織發力,但第一波打完後訴求分散,往往找不到重點方向開始四處亂打。你去看女權思潮,會發現提什麼的都有,就是沒有一個我們要幹什麼的核心綱領。

而男性一旦聯合後,整體訴求更明確,可以非常堅決的貫徹整體訴求哪怕無比魔怔。甚至能出現日本這樣,一群男的哪怕躺平也不進場,寧缺毋濫,活生生拖死女性的案例。

極端女權發力早,極端男權力量強。

女權第一波打完,往往會在拉鋸戰中被男權拖死。其次,我們要注意到,性別戰爭的整體下,贏的最多的,其實是善於吸收對方理論的個體。

男性這邊,不論日韓,最後的優勝者都是學到了女權理論的那群男性,不結婚不負責,所有資金資源壓自己,徹底貫徹精緻利己主義,笑到最後。

女性這邊呢?最終的優勝者恰好也是真正貫徹了男女平等,堅決反對特殊對待的那群女性。



簡單來說,千萬不要讓時代的魔怔,變成你自己的魔怔,任何時候都必須抓牢生產力和經濟基礎,永遠永遠不要成為除了抱怨這個仇恨那個,什麼都不會的人。

最後,我們還要注意到,三十年性別戰爭看著轟轟烈烈,但最終不論日本還是韓國,西方的女權思潮都沒有解決女性權益的問題,反而成為撕裂社會的議題。那麼,為什麼我們要認為,西方的女權思潮,能夠解決中國的女性問題呢?

日韓女權崩盤的原因,都是只掌握輿論上的政治正確和消費權,卻沒有掌握生產力和經濟基礎,最終在互相對立的持久戰中一敗塗地。這說明了任何思潮,吹的再天花亂墜,最終還是得接受生產力和物質基礎的考驗。

這也無比明確的證明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理論優勢,我國基於生產力的婦女解放體系的先進性和正確性。中國的婦女權益,是生產力發展導致女性經濟基礎狀況改變後,相應的上層建築適應性改變的結果,而不是空中樓閣口號喊出來的結果。這是是實事求是的勝利,也是遵循馬克思理論哲學價值觀的勝利。張桂梅校長,申紀蘭同志,都已經為大家做了最好的示範。

所以我們的學者,不妨是時候拋棄對於西方女權理論的迷信,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回到社會主義以生產力為核心的婦女解放理論體系中來,走自己的路。

最後鑑於篇幅原因,女權理論的核心問題究竟在何處,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我們的基於生產力的婦女解放體系又有哪些好的建議?這些內容,將在下篇文章中闡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