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4日 星期一

抗拒改變的力量 (作者:陳奕丞)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每天用來輸入資料的鍵盤是怎麼來的,鍵盤本身的前身是打字機,而QWERTY這個鍵盤布局是不要讓打字員打太快,故意把常用的按鍵字母隔開,用來減少打字時連動杆之間的擠壓與故障的發生。

這種鍵盤是由Christopher Sholes所發明的,也就是說,它是一種不想讓人打太快所做的發明。它也確實地降低了打字機的故障頻率。而這個不讓人打太快的鍵盤,一直延用到現在。

雖然歷史上曾經有位工程師設計了新的鍵盤,他利用統計字母出現頻率的方式重新設計了鍵盤,設計了一個為了增加輸入效率的鍵盤布局,
稱之為Dvorak鍵盤布局。

這種布局的鍵盤創下了世界最快的打字速度紀錄,根據發明者August Dvorak的統計,他的發明可以讓一位以打字維生的打字員,每天可以減少手指在鍵盤上的游移約20公里。

這位工程師August Dvorak用了他畢生的時間來推廣這種新的鍵盤布局,但是因為換打字機以及重學打字太麻煩了,所以有效率的Dvorak鍵盤布局乏人問津。最後他推廣失敗了,有效率的發明輸給了多數人的習慣。

兩種截然不同的鍵盤配置


August Dvorak死前的遺言是這樣說的:

I'm tired of trying to do something worthwhile for the human race. They simply don't want to change!

翻譯:我已經累了,雖然我試著對人類做出某些有價值的事,但最後他們就是不想改。

人是習慣的動物。

為什麼各種保守派在教科書、傳統媒體、社群被罵的狗頭淋血還是一股很強大的力量,其原因就像這個打字機鍵盤一樣。

為什麼要推翻腦子裡裝了三民主義、五權憲法、中華民國的恐固力腦袋這麼困難,原因也是在於如此。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