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9日 星期日

寬容與寬恕的差異(作者:周布雅)

華文化不存在『寬容』的概念,很容易把寬容與寬恕混淆,寬容並非寬恕,它在宗教意味的七美德中對應於『嫉妒』,一個紳士會對他人因為不理解或者無能為力而造成的冒犯或者錯誤視而不見,就是一種寬容,但是錯的仍然是錯的不會是非顛倒,只是我選擇不追究。

華文化尊崇儒家的慎獨理論,認為人的價值觀在任何事情上面都必須在『義』與『利』之間選邊站,然而『利』的自私價值會無時無刻誘惑人,因此一個君子無論何時何地都在與自私的自利思想作鬥爭,必需無時無刻自我檢討自己的行為出發點是否擇義去利,否則就會偏離正道成為小人。
也因此在華人社會做一件自認正確的事情往往要強調自己是捨棄了多少好處的,返鄉務農是捨棄了百萬年薪、提高員工福利是刪減了自己多少薪資,否則無法說服人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甚而只要被發現你在過程中有獲取利益,就會被質疑你的動機不純良。

這種文化上將是非二分,而且將善跟惡行都毫無節制的誇大,以至於很難產生『寬容』這種概念,因為任何事情一定存在好人壞人,而好人必需被嘉許壞人必需受懲罰,像寬容這種行為對犯錯故意視而不見無疑挑戰了這種義利二分的道德觀,即使有人提出也不會被當成美德而變成歪理邪說。

也因為缺乏這種美德概念,可是實務上又總會遇到犯錯者真的情有可原,於是為了彌補又衍生出來對弱勢者特別對待,遇到小孩或者長者就是非顛倒,強迫強者一方吞下來的補償機制。

寬容是一種行有餘力,對應內心匱乏而產生的原罪嫉妒,因為有餘裕所以對於出於無知或者無能為力別無選擇才產生的冒犯不予追究,連親子家族之間都不存在寬容這種美德概念的社會,我認為要說華人之間的關係是「
以愛為始」卻總是「以恨為終」這個說法並不為過。

所以我覺得『中心思想』『堅持理念』這些不能濫用的,我們可以把一些基本的東西視為中心思想,例如人應該有權利在最基本的文明生活底下之下生存,可是為了這個中心思想,隨著環境變化你就必須對於你對事情的看法調整再調整,才能維持你的中心思想不改變。

很顯然的這兩個人之間不存在什麼寬恕了...

只有一種人可以永遠不當牆頭草,『我的中心思想就是我自己的利益,妨礙我的人都去死』,這種人才可能永遠不改變初衷也不改變手段而不會被時代改變的潮流淹沒,當時代改變時不調整自己面對世界的態度的人,有些會變成徹底的無底限的自私自利來避免被潮流淹沒。

另一種我們看多了,就是萌萌(編:指護家盟)那種人,他們堅持落後於時代變化的中心思想不改變,最後成為被下一代唾棄視為進步絆腳石的封建殘留物。

變化是可喜的,因為世界一直在變化,古代的農村社會才是厭惡變化把改變想法視為牆頭草沒有中心價值的,連現代的美國農莊都早就採用即時期貨數據監看跟人工智慧分析在經營了,一堆台灣人菁英還在幻想農村要有農村的樣子?假如你從小學開始就堅持莫忘初衷,為自己毫不改變堅持而驕傲,那恭喜你,你思維上到死都還是一個小學生。

而所有人都堅持理念唾棄改變的社會,那也是很簡單的社會,因為所有人都不願意改變,所以想要改革除了殺光所有不同思想的人沒有第二條路了,這就是沒有差異的大同世界,也就是華人的理想國阿!

2 則留言:

  1. 寬容,是一種豁達,寬容別人,就是寬恕自己https://kknews.cc/zh-tw/essay/p55mmqe.html

    回覆刪除
  2. 理念跟手段是不一樣的啊!理念不見得要改,甚至不應該改,但手段變化可大著。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