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破解一個話術,即是低薪過勞買不起房子,生不起孩子。但你若回到1960年代,那時候台灣的年人均GDP,不足150美元,現在則是20000美元。
但當時的家庭多是生4到5個孩子,很多人擠在一間小小的房裡生活,爸爸媽媽可能就是在哥哥姐姐身邊打炮生下一個孩子。
但現在的情況其實不是住不起買不起,他們說的買不起是指台北市數千萬的房子,而且絕不能三代同堂或與爸媽同住。
生不起的是指,生完還要住月子中心半年,要請一個全職的保母,給孩子唸一學期三萬元的雙語幼兒園,所以他們說生不起。
而他們拒買房的最大原因是因為他們的時間線很短,只看到自己的生命,甚至是自己近幾年的生活。而不是看到自己老年與自己後代怎麼生活。
說白點,買房可以貸款也每個月繳,只是每個月多了幾千塊,但比起交租,他們少幾千塊吃些好料,少看幾場電影,少出幾次國叫做生活品質下降。
這是他們所不願意付出的代價。
老輩的台灣人,很多都是一輩子沒受過太多教育,沒出過國,但很能吃苦,他們以有自己的家,兒女成長,子孫滿堂為自己一生的義務。
1990之後的台灣人大多數已經沒有這樣的想法,他們把自己生活品質放在前面。說白一點,他們就是在吃子孫飯,而這樣的社會是一個慢性自殺的社會。
怎麼說呢?一個社會文化甚至民族意識的載體必定是人,當我們說台灣人的時候,你如果在跟我談什麼多元文化,那必定是無知,因為各種族群是分立的,他們都心向母國,那麼台灣的國族意識自然無以為立。
像是在台灣的印尼人和越南人社區,多數用華文華語的人是很少跟他們交流的,他們賺了錢也是把錢匯回母國。
其實說什麼台灣人的民族意識這也是很荒謬,台灣就是個移民之島,很難形成一種強大的民族意識。他們所推行的台灣民族主義,甚至沒有把南洋人算進其中,早就跟中華民族一樣不合時勢。
當我們把時間線拉長到10代,也就是200年,你認為這島上南洋人多?還是現在他們所謂的台灣人多?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思考人生痛苦而寄託於享受人生,這就是他們所謂年輕人最大的問題。上個世代反而是為了生存,連思考人生的時間都沒有,就這樣生存了下來,反而比這個世代的人強韌的得多。
成天在思考人生意義,思考人生方向,其實成天幻想就是代表他們的生活壓力不足,他們最後久了會走入虛無主義,認為一工作就是受資本家剝削,一結婚就是走進父權的體制,一買房就成了炒地的幫兇,一生子就是把女人當做產子的機器。
然後他們就在自憐自艾的過程中老去,最後什麼都沒有,這就是這個世代的真相。
這些溫和後現代解構的漫延,就是這個社會所得到的慢性絕症,除非有重大事件爆發,否則是不可逆的。
日本、台灣與香港都有類似的毛病,而中國更慘,他們不是得了慢性絕症,而是服下了共產主義這種巨毒,一胎化政策之下,未來沒有便宜勞動力,也沒有巨大市場,更沒有自發秩序產生的技術創新,他們只能等死。
回到台灣的現況上,這種社會主義思想漫延的現象,絕對和國強民富,堅守台灣主權,延續社會文化是背道而駛的。
說白點,連人都沒有,你要怎麼延續自己的社會?更不用說打仗維持主權了。
整天幻想著搞革命,卻連維持社會的基本運作,落地生根、成家立業都不肯做,甚至是做不到。你的民族文化共同體根本在生存之前就註定死亡,談什麼國家大業呢?簡直荒謬極了不是嗎?
最近大過年的,回老家時,若遇到爸媽問人生大事,別逃避,其他老一輩的是最務實的,他們也是成功的。
最簡單的明證就是,若他們失敗了,我們就不存在,既然我們存在,代表他們成功。
你若真心覺得台灣社會的存續存是重要的,不妨多聽聽長輩的話,找個對象,成家立業了吧。
為什麼不能說人肥?
回覆刪除近幾年因為政治正確的風氣,很多人都在大搞文字獄。有一些關鍵敏感的字被變成歧視性用語,只要你說了就會大力攻擊。
比如說肥,醜,殘障,最後一名,重考生…
然後出現了大量軟式用語,比如說:
毛孩子、棉花糖女孩、厚片女孩、用愛發電、小感冒、開放式關係。
我對這些用語很反感,在我看來它們就是:
狗、肥女人、胖女人、不能發電、後天免疫不全症候群、性濫交。
左膠想把醜惡化為美好,但醜惡就是醜惡,所以很快的這些用語就會因為富有貶意而在造新詞。
承認這個世界有著暴力、醜惡、腐敗、虛偽又怎麼樣?要區分人事物的好壞,本來就要有標準。歧視就是差別對待,就是劃定這個標準。
舉個例,清末租界地,很多餐廳寫著:
中國人與狗不得進入。
在台灣的基本教育,都會強調一段歷史,它提到日本人與洋鬼子歧視中國人,在很多公共場所禁止中國人與狗進入。
但這個差別待遇不合理嗎?你從今天的中國人來看,他們會放任小孩在機艙內大便,在餐廳大便,在可以大便的任何地方大便。
《東京觀察》中國人為什麼到處大小便?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723592
這樣水準的中國人,難道商家不應該防範未然,將其拒於門外?還要給予跟中國人跟其他懂得尊重他人的遊客相同的待遇?
其實我很能體諒店老闆們的心情,來了一個中國人,生意就變差了,來了一群中國人生意就不用做了。
其實中國人是一個很有趣的群體,他們有極強烈的民族自卑心,讓他們建構出強烈的民族自我優越感。
然而真正有內涵的人是經得起批評的。
批評極度貧乏的人,會引起嚴重的反彈及自傲。在中國,這種人到處都是。
然後台灣民眾在嘲笑著中國很可笑的時候,卻沒想到自己也跟中國人一樣。
廣設大學,就是因為有些人進不了大學,希望自己的孩子進大學,然後政府就和學界的那些左膠合作開了一大堆。
他們覺得消除了大學與專科、高職之間的歧視了,好棒棒。
然後去到了現在,社會主流不再歧視專科生、高職生。開始歧視野雞大學生,還有無用的社科院、文組。
義務教育永遠都在說,不要再幫孩子打分數,弄了多元入學方案,推薦申請,免試入學。但最終比的不只是分數了,還要比多元,比看看誰有錢。
然後私校發大財。
繞了一大圈我們的社會在做什麼虛工?難道你們沒有發現,歧視,差別待遇就是一種自然現象,你永遠也消除不了嗎?https://www-ss7bl.blogspot.com/2020/01/blog-post_86.html?showComment=1580347478372#c3203339352203290889
這一篇的說法,和劉仲敬的說法不謀而合
回覆刪除但台灣覺青只會看到劉仲敬分析中共問題的文章,看不見這種自己要負起責任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