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許多年輕人抱怨:「老人不給機會、老人難以溝通、老人腦袋古板不接受創新」,特別是與網路行銷、新媒體、社群論壇有關的領域更為明顯。
我個人這幾年的經驗,跟長輩溝通,千萬不要使用「年輕人術語」,例如什麼粉絲團小編、裂變社群行銷、意見領袖網紅KOL,這些詞彙本質上與「是在哈囉」聽在老人眼中都差不多。
人家內心只想說:「拜託你講中文吧!」
例如「產業面」的主題,一直是最容易引發每個人共鳴的聊天話題,前提是必須用「對方腦袋可以想像」的空間,去同步到你自己的認知空間。
多數活一大把年紀、且生活過得不錯的族群,幾乎都有自己長期的一套「理財投資邏輯」,或是事業上的得意策略。
面對這種人,本不該期待他們會去認同他們不理解的全新領域;
就連今年88歲的投資達人巴菲特,也有他自己畢生堅持的「可理解領域」,你問他近年來當紅「幣圈投資」的問題、或「網紅直播斗內」的問題,就算是巴菲特也未必能完全理解或認同,何況普通人?
事實上,並不是老人自負驕傲什麼的,而是年輕人的言語往往過於「新奇」,對不到頻率,難以產生火花,無法得到對方的讚美或賞識機會。
想擦出合作的火花,我們年輕一代應該思考的是:「順水推舟」
也就是找出年長者這輩子「事業得意」或「專業見地」的領域,進一步找出自己「相同或類似產業的經驗」作為溝通的橋樑作為引導。
當然,這其中可能你所用的是「新世代的工具」,例如「社群行銷、網路廣告、線上直播、微影片」等廣告工具,換言之就是「用年輕人的工具在老一輩的世界闖出實際的成績」;
才有機會說服對方、對你產生不同的興趣或想法,才會「真心願意聽毛頭小伙子到底講了什麼」。
例如,你知道這個前輩,以前曾靠「房地產」買賣賺了許多錢:
你不妨跟他分享,年輕一代用「線上直播」竟然也能賣房子、還賣到嚇嚇叫的案例,通常99%都會很感興趣。
之前我在大直,某個平日下午在等待洗車的時候碰到一個打扮入時的歐巴桑,開著新買的保時捷休旅車來打蠟,一聊之下才知道他是這附近的大房東,早年就在大直置產、現在有錢到頂天⋯
一開始講我創業開行銷公司,她顯然沒感覺,話鋒轉到當年協助代銷賣房子的特殊經驗,她聽完就非常有興趣了,足足聊了一整個小時、臨走之前還留她私人手機給我,要幫我介紹他兒子。
(可惜我是男的,對他兒子沒興趣)
又例如,跟你聊天的老人曾在投資市場、或股票投顧領域賺了很多錢;
你就跟他分享,雖然經營不多、不算很會投資,但我們年輕人善用新的社群行銷工具,也能經營出很成功的投顧老師,招募會員的效果不比傳統電視投顧頻道差。
再不然,他可能做過旅遊業、汽車產業、精品...等都是一樣的,「直接切入」對方專長的認知領域,才能讓對方真心了解並感同身受:
「原來新工具這的是時代的洪流啊!」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向每個時代的成就致敬!」
現在每天都會看到有人抱怨「老一輩是廢物」的論調,千篇一律都是說他們「不隨時代長進、不給年輕人機會」之類的,這樣的說法我個人不太認同。
任何一個時代都有不同的工具和操作方法,以前可能是傳統業務溝通、現在則轉為社群網路;
任何人能在屬於自己的世代,善用當代的工具來發光發熱,絕對都是值得敬佩的!
那些老年成功者們小的時候,在其長輩眼中勢必也算「前衛的小鬼頭」,也一樣面對代溝障礙,現在又何嘗不是如此?
長江後浪推前浪,回到一開始的問題:
「我們年輕人怎麼跟驕傲的老人有效溝通?」
我想唯一的方法,就是放下抱怨、正面迎擊,讓自己先在更多領域磨練經驗、累積實力,總有一天,一定也能得到認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