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8日 星期日

台客形象的塑造

台客是外省人眷村裡面對台灣民眾的蔑稱,後來經由小S發揚光大。就是主持「康熙來了」的那一位。

其實台客的形象是塑造出來的,當中國人掌握電視媒體,首先他們查禁台灣本土語言節目,縮短本土語言節目播放時間,後來發現反彈太大於是變換一個方式,開始塑造講台語是一種低俗的形象,連帶也跟著塑造原住民的野蠻的形象,只有一口字正腔圓的北京話,才是合乎社會期待的形象。

當他們說台客,螢光幕裡出現的經常是是吃檳榔抽煙罵髒話的人。其實其實以台語為母語的人,可以是精通多國語言的外交官陳智雄。也可以是偉大的藝術家陳澄波。也可以是醫學博士杜聰明。也可以是大學教授陳文成。這些人去哪裡了?

當馬英九在當台北市長的時候,他要求所有公文不得出現台灣,只能換成中華民國。

中國人對台灣有深深的恐懼,
他們害怕失去政權,他們害怕轉型正義,他們害怕國際刑事法庭,他們害怕台灣人。
因為害怕,他們更是要摧毀台灣人的信心,讓台灣人從文化上就否定自己,他們摧毀台灣的諸多歷史遺跡,他們消滅了台灣許多考古發現,目的就是要讓台灣只能是中國的附屬品。

他們不讓台灣人尋找自己的根。台語從來都不是低級的語言,只有刻意想要塑造他人低級形象的手段,才是低級的手段。


為了達成他們的目的,臺灣有充斥低級人士的演藝圈,還有充斥低級垃圾製造機的的新聞記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