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1日 星期日

「儒」的本意即祈雨的巫師


關於文字解說最權威的當數東漢的許慎(約58-約147),他於永元十二年(100)完成了《說文解字》。據此,對儒的解釋為"柔也,術士之稱",意為柔和,簡而言之,與"武"相對。去掉單人旁,右半部分上面是雨字頭,被雨淋後呈現出柔軟、溫和的狀態。雨字頭的下面是"而",據文字學泰斗段玉裁(1735-1815)的解釋,"而"為向下垂的鬍鬚。乾燥的鬍鬚很是粗糙,凌亂而又生硬,但被雨淋後便變得柔順。可以說"儒"是人類在社會中圓滑的處事之術。金文(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中的"而"字貌似人形,頭頂平平,頭上無冠。沒有頭髮的人被稱為"髡(讀音kūn)",不是一般的人。光頭一般指受刑或擁有特殊職位的"異形"人。頭上淋雨為"需"。

白川靜先生將"需"解釋為"祈雨的巫祝"。

"巫祝"指巫師或祈禱師。 "需"字有"需要"、"祈求"的意思,在古代,與人類的生活最密切相關的就是旱時之雨了。所以求雨師就是巫祝的代表。

殷時,王即巫祝長。殷的建國始祖湯,在討伐夏桀王后,出現了連續七年的大旱。湯親自以巫祝的身份祈雨,終於,方圓數千里內天降大雨。關於此事,在已散佚的《帝王世紀》中有過記載。雖然原文已經遺失,但是宋代的百科全書--《太平御覽》曾引用過這一部分。據記載,湯"齋戒剪髮、斷爪"後祈雨。這如同將自己作為犧牲。由於供奉的犧牲要求完整,所以頭部要保留,此外還必須保持清潔。

追溯"儒"的淵源,可以發現其原意是祈雨巫師的代表--巫祝。

由殷初湯王祈雨便可看出巫祝在殷代的盛行。如果將祈雨的"儒"作為祭祀國家殷的象徵,那麼由祈雨而衍生出來的"儒"必將十分重視祭祀活動。 "儒"之集大成者孔子(前551-前479)在臨死前說: 丘(孔子之名)也,殷人也。

夏、殷、周的出殯儀式各不相同。預感到死期臨近的孔子認為自己為殷人,便吩咐其弟子子貢,按照殷的儀式舉辦葬禮。 《禮記·檀弓上》對此有所記載。

《史記·孔子世家》中也曾提到過: 其先(祖)宋人也。

周滅殷後,將殷人遷至宋,並讓殷人在宋對祖先進行祭祀。如果先祖的亡靈得不到子孫祭祀便會作祟,因此必須給他們留出祭祀的場所。而殷先祖的亡靈作祟,勢必會給滅殷的周招致災難。周又為了防止殷的遺民集聚在一起,便在把他們分散驅逐到各地的同時,將宋(地名)賜予他們,讓他們居住此地,並對祖先亡靈舉辦祭祀活動。因此,所謂的宋人實際上是殷人的後裔。

孔子是周文化的讚美者。他所處的春秋時代,名義上有周天子存在,實際上則是由其他的霸權者掌控政權。孔子認為,周初因為有周公制定各種制度、禮樂,是一個理想時代。因此對周公充滿了仰慕之情。

據《論語·述而》的記載: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作為殷之後裔的孔子,卻對滅殷的周文化讚美有加,並對指導討殷戰爭的周公充滿景仰之情。乍看來,不免令人費解。然而,孔子生活的時期,距殷的滅亡已有五百年多年的時間,如果按照現在日本的歷史向前追溯五百多年,那麼應該是室町幕府時代的應仁之亂之際。因此,殷周的興旺交替在當時而言已成為歷史,對於當時雙方的愛恨早已淡去。而且,孔子所能見到的記載都是周朝文獻。關於殷的記載不僅大部分被遺失,而且所記之事也都是為了迎合週的統治需要。

引自:陳舜臣〈儒教3000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