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9.2 又稱滯台支那人 : 拿的是台灣的護照心裡卻是向著中國 ,9.2的家 鄰居是一個大流氓手裡有著槍與炸彈,大流氓整天威脅說要炸掉9.2全家。9.2卻因此愛上大流氓,還跟家人說大流氓有多好,9.2還因此以為大流氓炸掉他家的時候不會炸到他,9.2是不是有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
說明: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對於加害者產生情感、同情加害者, : 認同加害者的某些觀點和想法,甚至反過來幫助加害者的一種情結。 :
這些情感被認為是不理性的、濫用同理心。
答:你誤會了,並不只有9.2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是整個東亞儒教文化圈都是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只是我們過現代生活久了已經忘記了傳統家庭的嚴苛。
孔子所說的仁是「二人」也就是代表說個體必須在人際關係之中才能彰顯存在, 獨立的自我個體在儒教文化圈是不完整的,因此
無論你今天幾歲,沒結婚沒家庭就會被視為一種殘缺(抱歉我不是要嗆各位)。
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 就是要克制自己個人(說難聽點是慾望,偉大點是自我實現),
實踐禮(依照宗法制度所制定傳承下來的群體規範)。
古代儒教「禮」的觀念和現代的禮貌不一樣,現代的禮講究的是互相體諒尊重的概念,
春秋的禮其實就是一種宗法上的階級制度,實踐的方法就是由差別待遇來彰顯尊卑關係, 上位者(君子)發命令,下位者(小人)無條件服從,讓體制運行更有效率。
這其實很像現代軍隊制度,長官吃飯一定是坐在最前面的位置吃飯, 吃菜喝湯裡面一定有料,肉是完整的,水果是漂亮的,跟阿兵哥吃的次級品不一樣。
長官洗澡的時候一定是自己一個浴室,不會和阿兵哥一起洗澡。 長官路過,阿兵哥就要立正敬禮,不然長官就會幹你一頓,
讓你害怕來深化上下階級的概念,為的是讓兵對長官的命令不會遲疑。 其實這是建立在控制和恐懼與斯德哥爾摩的洗腦制度。
禮記曰:「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
春秋以武裝貴族作益戰爭主要力量,庶人(百姓)不屬於戰力就不需要以禮約束。 因為儒教的三綱五常是一貫式的,所以到了家庭裡面,傳統的孝順觀念也是,
維繫在「受害者對施暴者的感激」上,也就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很多家長會送孩子去「讀經班」學背誦「弟子規」就是想用弟子規的故事讓孩子變
「乖」(正面的是溫順服從,負面的是喪失自我) 很多人小時候被爸媽打了一頓,之後爸媽才告訴你說: 「我打你是為你好你要感激我。」
其實就是這個制度在家庭的表現。
但是他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意願,而是用從上而下的強制力量要求孩子服從。 整個儒教社會基礎單位的組成方式,是以家庭為單位,但傳統家庭並不主張「愛」西方的愛是結合權利與義務互相承擔:
你們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因她比你軟弱,與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
所以要敬重她。這樣,便叫你們的禱告沒有阻礙。(彼前三7)
然而,你們各人都當愛妻子,如同愛自己一樣。妻子也當敬重他的丈夫。(弗五33)
但儒教社會不是這樣的,男女結合主要是盲婚(相親前不知道對方長什麼樣), 而且有很多都是做生意或是政治需要的聯姻,女兒和兒子是家父長的資產。
對子女的教養是控制和打罵,而且還要受到控制的子女, 必須斯德哥爾摩式的無條件尊敬長輩。
也因為如此,傳統家庭打老婆打小孩是很常見的事情,
而且還因為家父長家庭的觀念,外人難以插手的(清官難斷家務事)成為家暴的溫床。
但在古代的諸亞社會,維持儒教傳統這樣的家庭可以分擔很多政府的工作,
並維持人口和稅收的來源,因此儒教家庭與政府共同形成一種社會控制手段。 以現代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整個傳統儒教社會基礎單位「家庭」的組成方式,
就是建立在一種精神疾病上......無誤。
只是無法接受時代改變的人,無法算得上有心理疾病。
回覆刪除這篇文章標題聳動、內文空洞,缺乏精確又有力的內容,有改進的空間。
可以推薦原 Po多多閱讀西方文學增長見識
A rose for Emily
國外中學生讀的文物比我們的儒家豐富許多,因為很多著名的思想家、作家都在那時候提出了當時人們不敢想像、劃時代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