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2日 星期五

「妨礙統一」跟「保衛臺灣」是兩回事(作者:鄭立)

lulububu(hedy)提問:

這次過年,回父母娘家高雄縣和種水果的親戚閒聊,他們雖然不喜歡韓國瑜,但也對蔡政府沒有解決內銷被盤商剝削,外銷被中國打壓,削價競爭的問題感到無奈。

畢竟辛苦種的水果,相信沒人願意賠錢賣。

後來跟著家裡回北部娘家,台灣都市人的生活中國痕跡更是明顯,由於娘家人有去中國當過台幹,薪水都強迫入人民幣帳戶,等於間接被迫入股中國,因此過年全家圍繞的活動,不是小米盒子追劇,就是和小愛老師語音互動百度資訊。

我平時用LINE或FB傳送朋友一些中國網軍配合統媒顛覆台灣的資訊,反應都非常冷淡。我曾看過台灣公務員用小米手機,桃機公司的主管級員工用華為手機,女孩追劇用中國58b,小鴨等網站,國小學童用抖音互傳短片。

沒人覺得中國會威脅台灣,他們只覺得中國產品帶給他們的便利。因為國民黨的普通話教育太成功,台灣面對中國文化與經濟磁吸,是完全沒有抵抗力的。

就如同加拿大人因為語言文字相同,被美國經濟同化一樣,我覺得台灣最終會步上加拿大之於美國的後塵,就算不被中國併吞,也會淪為小弟。



鄭立答問:

從地緣政治看,中臺統一會破壞目前的南海與太平洋,對美國與日本有利的政治軍事格局,因此,如果臺灣有意跟中國統一,美國很難不予以破壞。臺灣的統一動作越大,美國的破壞動作也會越大,因為美國做甚麼激烈手段與代價,都比起要維護被中臺聯合起來威脅的太平洋海權便宜。

只要算一算,「日本向東南亞的貿易路線被中國掌握」,「美國需要放手日本重建軍隊」以及「核潛艇可以從臺灣出發威脅美國西岸」這三件事加起來的成本。妨礙中臺統一都是便宜解,要妨礙中臺統一,美國也不必管臺灣誰選到,他們最壞的選擇,就是直接在臺灣駐軍。

但應該去不到這樣,因為臺灣的權貴,資產和銀行戶口在美國的多的是,如果這些人敢跟美國為敵,美國找理由查封他們的資產。

以上是中臺基本上很難統一的理由,但是,這不等於臺灣就可以放心。有一點一定不能誤會的是,「妨礙統一」跟「保衛臺灣」是兩回事,美國要不讓臺灣落入中國手上,可以在政治經濟上都一團糟,甚至打成一片焦土,只要中國控制不了,對美國來說都是勝利,但對臺灣來說卻可以很大代價。

至於經濟的事情,不「一定導致統一」,但經濟文化力量,會令臺灣人走向親中或者比較不抗拒中國,在本島政治上,會做一些有利中國或者有害美國的政策。以及直接收買一些人,或以經濟去勒索一些人,特別是在中國有生意產業的人。

比起一刀切的統一與獨立,這個含糊的地帶,才是中美角力的地方,因為這樣的臺灣並沒有公然反美,美國也不能對臺灣太重手,用武力或者制裁的方式,對待臺灣,可是臺灣又做危害美國的行為,便會成為一個麻煩。

包括而不僅限於:

1.臺灣有人或企業把美國賣給臺灣,但不賣給中國的科技,轉手給中國。甚至將軍備轉手給中國。

2.在美國壓迫人民幣經濟時,臺灣的銀行金融業協助中國或北韓等國家洗錢。

3.臺灣人在加入美國的企業或機構後,竊取情報或技術,賣給中國。

4.臺灣人當白手套,將被杯葛的中國企業,改頭換面以臺灣企業的身份的投入國際市場,例如最近被杯葛的華為,如果真的在西方被杯葛,把一切技術和產品重包,搖身一變臺灣企業。

5.甚至取得中華民國的國籍,裝成臺灣人去美國做有利中國的事情。

這樣美國就會兩難,因為問題是,美國是否要連臺灣一起對付?也就是說對臺灣人予以跟中國人同樣程度的懷疑,審查,以及調查?臺灣只要一天不統一,在軍事政治上都必然是親美國家,可是在這個身份下,做危害美國的事情就更方便。那到時,如果美國重手對付臺灣,就迫臺灣跟親中,但放任臺灣,就會變成一個漏洞。

所以,你覺得因為經濟因素,臺灣會被統一,我認為不太可能發生。但如果你因為經濟因素,說臺灣有更多人從事有利中國的行為,而變成了一個中美角力的場地,這卻是可能發生的事情。說得白一點,就是越來越多臺灣人,會仗著臺灣人身份之便,當中國的買辦,以臺灣人的身份去損害美國幫助中國。

而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買辦會左右逢源得到個人利益,但臺灣人在美國眼中,就會變成要防範的對象。進而在各種法例,制度上,取回對臺灣的優惠,甚至開始加以留難。而買辦們在與中國互惠中,經濟力量得到強化,其他人則因為被無差別歧視而變得發展更困難,代表他們在本地也變得更強勢,更難對付。美國對臺灣的技術等出口,學歷承認等問題上,也會走向保守。

如果你站在中國的立場看,你就會看到這是非常合理的結果。

最近所謂中美貿易戰,你可以看到,美國正在對中國的企業和生意下手,相信這樣的國策未來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中國人,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日後去美國做生意明顯會更加不方便,資金流動也會變得困難與有風險。而這些行為,就是會傷害中國的經濟與利益。

把貿易戰當成真槍實彈的戰爭,美軍已經開火,見敵即殺,面對那麼強的火力,那中國要怎樣做?

很簡單,中國需要躲起來,隱藏自己不要被見到,中國需要迷彩,而臺灣,就是中國的迷彩。所以你見,中國近年更積極的想要佈局臺灣的政治,控制臺灣的媒體,加重經濟與文化上的影響與控制,只要成功,臺灣就會成為白手套,不需要統一。其實,對於中國而言,臺灣不統一更好,統一了,就沒有了白手套的用途了,中國要將臺灣變成掩護。

所以,中國這麼積極在臺灣政治上佈局,正是中美貿易戰的副作用,中國的經濟越多困難,中國就越會以政治手段,去解救經濟問題,今天中國正是想用政治手段,讓臺灣解決中國的經濟問題:當然,中國不是白痴,他會把這些利益流回一些給臺灣,該給的好處會給,如果能夠拿臺灣當白手套,維持像華為這種賺國際錢產業的存續,買你幾個芭樂,不吃倒掉也是值得的。臺灣會因此賺錢的人,應該真的是有不少,因為賺的是錢,賣掉的是對美國的信用,而信用是看不到的,大家都不會在意。

若問,為何大家不能團結起來,只求私利,不能為公,共抗這種政治圖謀?這個問題很好。中國是很坦白的,他們打從一開始就不相信人民的選擇,這麼多年的歷史,他們的結論就是只有少數精英才有腦袋去決定國家的未來,而大部份人決定的話就會為了一個芭樂出賣國家,所以他們選擇專制,他們知行合一,打從一開始就覺得民主是笑話。而他們也很成功,他們的專制的強大和成功,是大家無法否認的。

而民主是否真的有聲稱那麼強的自善能力嗎?我不敢說是真的,我只能說,如果我們相信民主的話,那就是相信這是真的,臺灣終會自我修復,雖然跌跌撞撞但最終會走向正確的選擇。當然也像今天這樣,大家對民主開始產生懷疑,特別是當自己的國家有亡國的危機時,大家會懷疑也很合理。

臺灣會因為民主而滅亡嗎?會變回一個少數精英統治成功自保的國家?還是因為民主的自善能力,成功自救?以上可能性都存在的。

只是誰對誰錯,就只能看結局如何,總之,我們可以看到,至少這十年二十年,從普京就任開始,是民主的低潮期,也是強人政治的崛起時期。各國的新任領袖,都以鷹派,強勢作風為賣點,而世界也從互相信任走向了不得不互相猜忌,這些都是已知的事實了。

1 則留言:

  1. 美國軍艦會持續穿越台灣海峽嗎?    沈明室



    三月底,美國軍艦穿越台灣海峽,即使已經有多次事例,美國聲明此舉在彰顯美國對自由開放的印太海域的承諾,美國將繼續在國際法允許的任何地方飛行、航行和行動,仍因為美國首次派遣海巡隊艦艇,引起不同的解讀。事實上,過去兩年,美國也曾派遣轟炸機或是偵察機對南海、東海及台海進行偵察及測試性的飛行,除了展示軍事能力之外,其實也是對中國派遣軍機、軍艦繞越台灣,與航近關島的強力反制。此種不顧中國反對,提高船艦穿越台海頻率的軍事行動,當然會讓中國解放軍視為一種反制,甚至是挑釁的作為。反過來說,這種令中國感冒的作為,自然會受到台灣及日本等國的歡迎,並且視為同盟國家友好的軍事行動。

    從去年七月以來,美國軍艦密集航行穿越台灣海峽總共六次,穿越台灣海峽的美國軍艦主要以第七艦隊為主,至少會有一艘柏克級的飛彈驅逐艦,搭配飛彈巡洋艦,或是油彈艦、補給艦,或甚至到東北亞執行任務的海巡緝私艦也加入巡弋行列。柏克級驅逐艦擁有多型搜索、照明及火控雷達,可攜帶反艦魚叉飛彈,可對中國東部戰區海軍產生某種程度的嚇阻能力,扮演巡航的主力。

    第七艦隊柏克級飛彈驅逐艦,除柯蒂斯威爾伯從去年開始已經執行兩次穿越台海任務外,其他飛彈驅逐艦都只有一次。但非意味著美國已經沒有相關軍艦可以派遣,因為第七艦隊尚有貝瑞號、約翰麥肯號、費茲傑羅號、米利厄斯號、霍伯號等五艘,其他形式飛彈巡洋艦也可以使用,因而保有派遣軍艦穿越台海的運用彈性。

    這些執行穿越台海任務的軍艦中,有些則在西沙執行航行自由行動後,隨即穿過台灣海峽北返日本橫須賀。也有飛彈驅逐艦如史托克代爾號及油料補給艦貝科斯號從台灣東北部海域進入台灣海峽,向西南航行,通過南海前往新加坡,加入史坦尼斯號航艦打擊群。有的則在軍艦的慣例返回日本母港的航行任務中,抽調兩艘刻意繞越台灣海峽,以彰顯美國海軍的軍事存在。由此可以看出,當台海成為既有民間航運之外,各國軍艦穿越貫穿東北亞及東南亞的主要航線,對於台灣抗衡中國由西向東的海上攻勢而言是有利的。

    中國必須禁止或封鎖南北航線,才能進行對台海空攻勢,但此舉將嚴重影響南北航運。對以台海為生命線的國家而言,將產生極大衝擊及影響。就美軍穿越台海行動來看,不排除美國有意讓貿易戰與南海、台海議題連動,合併對中國施壓的企圖相當明顯。台灣海峽大部分水域屬於公海,但是中國對美軍艦出現非常敏感,並且當作是對台灣國防的支持。未來如果美國將非戰鬥艦技術性靠泊在台灣的港口,其所造成衝擊更大。為反制美國穿越台海的行動,中國必然會結合例行性的海空軍事演練,持續挑釁,測試台灣防衛能力,伸張對台主權。

    如果美國軍艦穿越台海行動的目的在反制中國機艦遠海護衛的行動,或施壓中國接受貿易戰要求,未來行動有可能在美中貿易戰談判獲得重大成果後而中止,這使美國以航行自由為藉口的行動,週期改變或不再實施。但如美艦穿越台灣海峽已成為周期性行動,甚至美國邀請北約、日本等國進行編隊航行,將產生更大的嚇阻效果,對台美軍事合作正面效益更為顯著。http://www.twtimes.com.tw/index.php?page=news&nid=778305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