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系列終於來到最終章了,進入正文之前,最近同性戀婚姻法搞得沸沸揚揚,不過有其中有一則很有意思,就是反同婚一方認為沒父沒母的稱謂會讓家庭價值崩潰。
請看表,我們來比比看英文和中文的稱謂,差別有多少?英文裡用8種稱謂就可以解決的人際關係,中文裡要用26種──甚至更多,像uncle除了表中列舉,中文還有表舅、堂舅、表叔、堂叔等等等等,在中文環境裡,把堂叔叫成表叔可是不能原諒的錯誤,並不是可以彼此互換的稱謂。
當然不管是英國還是美國,稱謂簡單並沒有讓他們毀家亡國(反而人家是先進開化、國富民強),但為什麼在台灣,這些反同婚團體卻能用「稱呼混亂」來說服那麼多人,這樣會「毀家滅國」?
我們在前幾篇文章裡面,已經提過周王朝由農耕民族建立、以定耕為生讓他們必須維持龐大的勞動力,因此成就了子嗣眾多的龐大家庭。這也他們必須發展出複雜的宗法制度,來解決繼承權的問題。
為什麼英文的brother不用分長幼、中文的兄弟要?為什麼英文的grandfather不用分父方母方,而中文要分祖父、外公?
答案都因為這些不同的稱謂,代表這個人在家族中的繼承權順位,一旦亂叫,將使繼承權混亂,八點檔兄弟相殘的繼承權爭逐戲碼馬上上演。
這種因繼承權順位衍生出的各種位置(例如你是你爸的兒子、你哥哥的弟弟、你老婆的丈夫),以及在那個位置必須遵守的規則(例如你要孝順你的老爸、友愛你的弟弟),就是周王朝的一切核心,我們稱為倫理、倫常。
還記得我們在上一篇簡略的講過墨家主張愛無親疏之分的「兼愛」嗎?其實這是一種對周王朝主張對應不同關係該用不同態度的反論。
因親疏地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對應規則(就是禮法),例如君惠、臣忠,例如父慈、子孝,例如兄友、弟恭,例如夫義、婦順。為什麼當父親的要慈而不是要孝,為什麼當兄長的要友而不是要恭,答案是要你牢牢記得父子是不同的、兄弟是不同的、君臣是不同的、夫婦是不同的,你是當弟弟的,你就得維持專於於當弟弟的人所需遵守的規則。
周民族利用這種嚴格分明的人際關係規定,維持家族的穩定狀態,這正是定耕民族所需要的。工商社會需要大家吵吵鬧鬧刺激思考創造新局,農耕社會卻是一天不下田耕耘,昨天播的種、插的秧就可能枯死顆粒無存,吵吵鬧鬧東爭西搶將會帶來集體餓死的恐怖後果(事實上,直到16世紀的日本戰國時代初期,大名們都有默契不在農耕的春夏季節戰爭)。
如果每個人都遵守自己對應位置所應守的規則,不思進取破壞穩定,農耕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節奏就不會被破壞、農耕的分工就能維持正常運作。
周王朝因外族入侵之後,周王的權威無法再維持宗法制度正常運作,群雄並起,舊秩序蕩然無存,對未來諸子百家各有各的想法。
而儒家,則主張重振宗法制度,希望每個人都回歸過去周王朝宗法制度幫你設定的那個位置,他們認為這才能讓整個社會回復過去的平和狀態,不再你爭我鬥。
儒家的祖師爺孔丘也不是打打嘴砲而已,他年輕時有過從政的機會,也非常認真的去說服他能接觸到的諸侯「復古」,例如著名的墮三都事件,簡單說,孔丘所在的魯國國君之下有三個大臣權勢龐大,而且各占其地,築城互相對抗,讓魯國國君反而像三個大臣的小弟。這種下剋上的情況在周王朝東遷後的諸侯國裡是屢見不鮮,也是孔丘認為天下大亂的主因。
孔丘也沒迂腐到去跟三個大臣講講「恢復舊秩序大家都快樂」,就會讓這三個大臣乖乖讓出自己辛苦爭下的地盤和利益,回去侍奉魯國君。當時三個大臣都苦於他們蓋起來防衛用的防守據點,被各自的家臣們占據爭鬥不休(你搞下剋上、被你的下剋上很正常啊),孔丘就說服他們把各自的防守據點拆掉,這樣家臣失去了這些據點,就不敢再造次爭鬥,結果還真的獲得三個大臣同意(臣下這麼笨,難怪魯國君雖然擁有周王朝第一等公爵爵位,卻始終沒在爭霸行列之中)。
只是拆了一個後,三大臣的另一位反悔不拆,已經拆了那個忽然覺得自己像阿呆,也把被拆掉的防守據點蓋回去。復古改革失敗的孔丘被趕出魯國(後來被儒家控制的史書當然沒這樣寫啦,不過一些沒被燒掉的古版史有講到,我認為後者可信所以用後者講法,不爽咬我),開始「周遊列國」(幹,這種把被流放講成主動巡天下的搞法,後來被毛澤東抄襲,把逃亡講成長征,又被蔣介石抄襲,把敗逃講成轉進)。
當然孔丘權力小,亂搞也沒多悲慘,他的後代信徒王莽以貴為皇帝的權力,大搞「復古更新」,把西漢王朝的典章制度全盤改成周王朝的舊制度,結果自己死了、自己的王朝覆滅不算,還造成天下大亂、屍橫遍野。
靠北,扯遠了。可以想見的是,在生存競爭激烈的戰國(我指的是諸侯互相征伐的情況,而不是講史書上的戰國時代,後文也都是這樣,不再重複強調了),儒家的理論根本派不上用場。卻在西漢王朝復活影響東亞大陸數千年直到現在。我們現在的很多思考模式,都還是被儒家當年建立的教條制約。最明顯的有幾項:
認為只要可以維護秩序,其他的都不重要。
前面有提過,周王朝用宗法制度延伸出來的倫常綱紀穩定社會的運作,而戰國時的儒家汲汲營營的,就是要恢復這些倫常綱紀。對於殺人放火強盜搶劫這些人類社會共同否定的行為,當然儒家也不會說那樣「幹得好」。不過如果是和你對位的上階(例如你的君王、你的父親、你的兄長)幹這種事,儒家反對你有追究制裁的權力。
孔丘曾說,「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意思是老爸老媽有錯,勸勸就好啦!老爸老媽不聽,還是要尊敬他們、不要違逆他們,並要收藏自己的擔心,不要整天抱怨。
簡單說,儒家把戰國的天下大亂歸罪於人倫秩序崩壞,他們會認為燒殺搶掠受害的是少數人,假如賦予下階制裁上階的權力,即使有糾錯的效果,卻會毀壞人倫秩序、讓天下再度陷入混亂。
所以在儒家思考系統中,「倫常」的位階要比「法例」,甚至要比「正義」高多了,這讓當年覺得總統馬英九倒行逆施的宋楚瑜,只能以「清君測」為號召而不能「造反」,因為「救民水火」是行正義,「造反」卻是逆倫常,行正義的好抵不了逆倫常的壞。
深藍眼中的李登輝、陳水扁兩位總統做得再好,都已先犯了逆倫常、欺上竊位的大罪,經世濟民的好抵不了逆倫常的壞。大學生搞學運關心時政很好,但要總統下台就是造反,關心時政的好抵不了造反逆倫常的壞。
影響所及,連被國民黨政治迫害的李敖、王曉波都會認可六四屠殺沒錯、二二八屠殺沒錯,說到底,他們相信的還是儒家「為了恢復秩序,什麼都可以犧牲也都得犧牲」的信條。
士大夫有責任也有權力代表真理、維護真理
在儒家祖師爺孔丘的年代,士和大夫其實是兩種不同的階級,我們很簡化的說,大夫是國君的幕僚群,士則是大夫的家臣,兩者都是介於貴族和平民之間的階級。
當然,這只是個大概,史料並沒有很清楚地記載這個身分的運作機制,例如我們不知道周王朝還在鎬的時期,大夫和士的身分是不是世襲制,其中有沒有升降(例如士會不會變成直屬國君的大夫),平民能不能任士。而即使在古史的記載上,士和大夫這兩者也沒真的很清楚地被劃分。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周王朝東遷戰國展開後,各諸侯國沒野心的必須壯大自己自保,有野心的更不用說,為此國君必須任用更多官僚,士大夫階級也跟著龐大、重要性也加重。
孔丘老爸是郰邑大夫,這讓以他為首的儒家挺專注於闡述士大夫階級的職責,這些規條由孔丘的徒弟曾參做了總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這個總結正式把士大夫的職責從為主上服務,提升到行天道,從此以後天朝的官僚體系,對自己職責的認知,已不再僅限於政務的運行,而認為自己有傳遞天道、教化萬民的任務。
後來贏政建立的空前龐大的無封建制中央集權帝國,讓天朝擁有世界其他地方難以比擬的龐大官僚系統,士和大夫兩個名詞結合了起來,用來代表這個和貴族大不相同的特殊階級。雖然劉邦建立漢王朝後,一度恢復封建制度,但因隨即發生宗室戰爭(七國之亂),劉姓皇族只好又把贏政的中央集權拿回來用。
士大夫(或者稱為官僚社會)能實際接觸權力,又有儒家訂定的指導原則支撐「士大夫有維護天道責任」,加上人數眾多,逐漸成為真正掌控天朝政治的特殊階層。
宋王朝皇帝趙頊任用王安石進行全面變法改革的時候,反對改革的大臣文彥博就在趙頊告訴他人民都歡迎改革時,直接嗆趙瑣:「陛下,你是用士大夫統治國家?還是由小民統治國家?」
而事實上最後即使有皇權支持,王安石還是落寞下台,變法失敗。天朝士大夫階級絕對有實力對抗皇權,事實上,歷朝歷代許多士大夫都相信無論皇帝怎麼換人,最後都需要藉助士大夫才能治理天下。
這也逐漸讓天朝文化體系下的社會,認同「士大夫代表天道」,官僚在天朝社會不再是單純的一種職業,而是真理代言者。影響至今,許多台灣人仍認為民意代表不應該阻礙官僚體系行正道,大部分媒體都會不加思索地妖魔化民代,高舉行政官員。而認為官僚有神奇能力可以預測未來,指出社會產業的發展方向;或是認為官僚應該干涉司法,讓司法可以執行真正的正義,大概都是受此影響。
(調查資料顯示:在美國,3%的大學生願意考公務員;在法國,是5.3%;在新加坡,只有2%;在日本,公務員排在第53位;在英國,公務員進入20大厭惡職業榜;而在中國,76.5%的大學生願意考公務員!)
不符合綱紀的事實不是事實
儒家對維護綱常的執著,強到他們認為他們可以隨意扭曲事實、扭曲歷史,捅第一刀的正是儒家祖師爺孔丘在他編修春秋的時候,把當時已經獨立稱王的楚國國君,降回周王封賜給他的子爵地位。
既然有祖師爺示範,後世的徒子徒孫扭曲事實、史實更是心安理得,這種實例應該不用我一一列舉了吧(想想蔣政權給青年學子的歷史課本)!
相信問題的解答在古代,社會不斷退化中
周王室東遷後天下大亂,孔丘認為解答就是「恢復舊秩序」而不是「開創新秩序」。
這讓儒家的政治思想完全基於歷史倒退論,也就是子不如父、父不如祖,儒家相信人類會一代接著一代的退化,現代人不可能想出比古代人更好的辦法,未來人不可能想出比現代人更好的辦法,所以能找回古代聖君賢相制定的制度最好,辦不到的話就要努力保持現狀。
既然社會只會隨時間越來越糟地不斷退化,最好的時代在古代,人類已經體驗過最好的社會(在古代),那討論和爭辯就會變得沒有意義,因為今不如古,要變好只要師法古代(最好的)就好了,當代的人不可能討論出比古聖先賢更好的解決方案,因此一切討論都是無益的,只是徒增紛爭而已。這種思考模式,剝奪了天朝社會藉由不同的聲音互相激盪找出新路的可能性。
這種「新不如舊」的歷史倒退論信仰,仍在台灣各方個面限制台灣人走向創造和革新,這篇文實在太長了,就不詳述,留給大家細細體會了。(其實是不想寫了XDDDDD)如果你還有力氣,歡迎從頭看起^^
性平教育大平台:請告訴孩子「不是你的錯」https://tw.news.appledaily.com/forum/realtime/20190405/1545916/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