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可怕的並非災難本身,而是由於「生活劇變」導致人們內心那些長期被「刻意掩埋」的焦慮,包括工作、家庭、感情、甚至對「自我價值」一切的夢魘,都開始蠢蠢欲動...
工作大量停擺後,許多人無法再用工作當成理由,逃離與家人或小孩的矛盾。
百貨購物中心不能去了,想透過逛街與買東西消費,發洩壓力的機會少了。
好吃的餐廳紛紛歇業,想用大啖美食來填滿內心空虛,也變得求之不可得。
最可怕的是,當「國內外旅遊」與「網美打卡點」逐一被封禁,想繼續在社群上「演出」美好生活來掩飾內心的空洞,現在更是幾乎做不到了。
原來,過去之所以「竭盡全力裝忙」
不是真的有濃厚興趣、更不是想追求自信與成就,單純就是,想轉移注意力,麻痺內心焦慮、粉飾太平,讓生活表現出一切都好的假象。
平時可以輕易迴避的痛苦,如今竟變得逃無可逃、必無可避。
過去我們習慣用「各種忙碌、極盡掩飾」來努力逃避的夢魘,如今才短短幾天,那無處逃竄的焦慮、與內心壓抑已久的夢魘,一瞬間突破早已脆弱不堪的心防,傾巢而出。
此時此刻,人們才終於明白;
過去那些不願意面對的現實,遲早都會主動找上門,當潛藏的弱點被赤裸裸的揭露,勢必嚴重影響每一個人的生活品質。
而在我的真實朋友圈內;
已經好幾位老師的講座都被迫取消、正在苦惱,還有人玩股票一週內虧了大錢、陷入絕望,其他像是開店的、辦活動的、或是賣房子的,幾乎人人都受到不小的衝擊。
無奈生活還是要過、大家都想好好活下來;
對此,我個人有兩個觀點:
【第一,平常做足準備,維持寬裕的彈性,才不會陷入稀缺和焦慮的夢魘】
當危機來到,我認為最可貴的一直都是「個人(或公司)所擁有的彈性」,也有人稱之為「反脆弱」。
白話來說,往日當大環境很好的時候,我們是否有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做足萬全儲備?
有沒有提早想出危機的因應對策?
最重要的是,經濟和資源還能撐多久?
事實上,過去短短幾個月來;
許多學院講師類型的客戶來找我規劃要做行銷,有一半都卡在「講師過去只辦過實體講座活動,對透過線上的銷售演講完全沒信心成交」,導致雙方遲遲無法取得共識。
我總會直白告訴對方:
「這不是你願不願意改變的問題,而是不得不提早做準備,因應瞬息萬變的環境,千萬不要等到來不及。」
沒想到,來得比想像中更快。
當我一看到新聞,馬上告知所有進行中的老師和學院,不需要擔心,我們已對這狀況做足萬全準備,無論是線上講座、或透過遠端教學,最好還要加碼廣告曝光,趁人們都在家悶,收看直播的機率更大、效益更高!
短短幾天,就確認好對應方案,這不是什麼臨時抱佛腳,而是我從多年前就開始盡力研究,如何讓不同類型的課程與銷售演講,總使從實體搬到線上、也有機會在短時間內有效果。
這就是「彈性」,足以抵禦突發衝擊、反脆弱的最佳武器,世界上的「轉機」往往都不是偶然,而是有人願意提早做出準備的結果。
特別是「經濟上」的困難,更是讓最近很多人、很多公司面臨最嚴峻的生存考驗。
對我來說,確保公司或個人就算沒賺錢、連被動收入也歸零,純粹靠吃老本、都能繼續生存超過十年以上,這是我一直以來的最低標準,這樣的儲備,就是為了確保既使遭遇景氣寒冬,也可以放心過去。
總之,有好的計畫、寬裕的儲備、可信賴的靠山、加上堅強的心靈,危機時刻就不易陷入稀缺狀態,只要保持冷靜、就不易做出後悔的決定導致一連串人生崩壞,那麼,安然度過風暴、生存下來的機會絕對是高的。
【第二,鍛鍊心理素質,始終相信黎明終究來臨的希望,放鬆等待更好的機會。】
我們都聽過「危機就是轉機、危機伴隨更多機會」這句話,然而自古以來,從多次經濟危機的案例中可以看到,最後真能抓住契機的,往往都不是「賭徒」,而是少數提早做準備,能冷靜自處不被焦慮打垮、且信念充足的理智者。
我認為「獨處」、「坦然面對壓力」與「自我成長」這兩方面的能力,特別在這「哀居時代」是至關重要的生存課題。
人一定要靠自己,有人陪伴固然很好,但就算被迫跳出舒適圈、暫時離開所有熟悉的人事物,還是要能迅速適應、要和自己平靜相處、還要繼續學習成長,這樣的心態與堅毅的自信,和健身一樣需要長期鍛鍊。
當我們無論資源與心態上,都已做足最好的準備,方能將受到的衝擊降到最低,唯有不需要去擔心其他鳥事,才能抱持希望、專心挖掘出「好機會」並牢牢抓住、耐心等待。
最強烈的風暴過後、必將迎來風平浪靜;
而那時抓住的機會,可能都已經價值不斐,我們的人生也會跟著一飛衝天。
現在,我們不妨冷靜下來,傾聽內心的聲音;
仔細清點手上擁有的資源,好好規畫下一步吧!
現在我們知道:「相信(自信)」才是抵禦夢魘最強大的武器。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會過得更好,而這次的經驗、也都將成為讓我們成長的珍貴養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