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跟過去部落格或 bbs 個人版最大的差異,就是把「個人札記」跟「MSN 等社交功能」結合在一起。但這也是我慢慢對臉書(或者現代社群文化)越來越感到無力的原因。
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常常是從功能性的團體而生,比方說學校裡的同學、工作場所的同事、家族中的親戚等等。那種類型的人際關係是我最不擅長的,因為這當中牽涉到很多的權力面向,形塑權力的東西很多,兩性關係、課業、家庭背景、言語技巧等等。再加上我成長的環境競爭相當激烈,很多關於權力的東西都變得相當細微、但也更深入廣泛,任何一點特質或條件都會影響權力的生成與變化。
我發現這種人際文化已經不僅限於校園(或是某個特定場所環境),而是一整個社會在形成人際關係的互動與模式都是類似的。換句話說,就算你離開學校了,還是會發現在校園的人際文化仍然很深刻地影響你成年後在社會上的關係。
以前曾經仰賴出社會以後,有機會能經驗到更廣泛多樣的人際面貌。後來發現其實人際模式本質都是不變的,小團體的封閉性與距離感仍然跟校園關係一樣讓人不舒服與窒息。在小團體的人際關係中生存,你的一言一行都會產生新的觸及率、對他人產生新的權力作用,這些互相牽引的張力仍然相當緊繃。
早期的虛擬社交空間,是力圖打造一個相對比較開放的社交情境,每個人都擁有均等的機會讓別人來認識自己、或是去認識其他人。不受限於你在現實生活中因某些因素而受限的社交困境,你可以透過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展現自己、表達自己,虛擬社交空間營造了一個跨越傳統人際關係的束縛,那就是只透過純文字來建立社交形象。
你可以透過對共同議題與事件的關注、透過自己的思想言論表達,來增加自己的社交機會。比方說在某一個討論空間提出自己的想法,可以藉此獲得他人的共鳴(讚數),一旦共鳴讚數越多、你的社交機會就越高。
在現實生活中要認識一個人,必須學習全方位的社交技巧。這些社交技巧的學習,如果是在一個比較健康友善的環境下,有利於幫助自己社會化,並改善溝通技巧、學習面對關係中的衝突與矛盾、學習在衝突與矛盾中重拾信任與愛。
而社交軟體你不需要學習這些東西,你可以透過一些言語技巧去對他人直接產生影響力,你可以巧妙地針對某些熱門議題、巧妙地去打造觀點與文字風格,就能很迅速地得到社交機會。如果覺得雙方不適合、或相處過程中感到不開心,也可以採取最直接的手法(封鎖)把關係直接終止隔離。
結果這造成了一種非常可怕的後果,那就是我們不再認為自己對人負有責任,或是很容易因為自己不善於操作言論與觀點,而在這當中感到挫折與卑微(如果你不是一個能言善道、反應機靈聰明的人,很遺憾沒有人會想跟你當朋友)。另外一點,就是把人視為可消費的物件,關係的生成與結束完全是取決於自己在這當中是否得到樂趣。
而最起初的初衷「突破傳統人際關係中的條件限制」這個目的被打破了嗎?事實上,雖然社群軟體不再受到傳統人際關係的條件拘束(社經地位等等),但仍然形成了新的權力作用模式。一個越善於操作文字言論、對媒體掌控力越熟練的人,就能在這種環境中優先得到更多的話語權。同時間,你仍然可以觀察到開放空間的社交機會,依然是受制於傳統人際條件限制。因為開放空間仍然必須立基於小團體的模式才開始向外擴展,換句話說如果你沒有現實人際關係的輔助,你在虛擬社交空間仍然不會有太多機會。
也就是說,事實上臉書等虛擬社交軟體,可能不但沒有降低傳統人際關係的條件限制,反而新增了更多條件限制,而且更強化了這些條件限制帶給人的挫折感。因為一個人如果在現實的人際關係中已經難以找到適當的途徑表達自己,我不相信這樣的人在開放的言論世界中就能感覺到更大的自由。
虛擬網路空間,對我來說是一個能夠比較自由去表達與闡述自己的情境與機會。雖然我仍然有社交的需要,而且也喜歡別人是因為自己的個人特質來親近自己。但是現在的臉書已經跟現實的小團體差不多了。你如果沒有定期的更新貼文、沒有無時無刻表現出自己的觀點與言論、沒有去緊跟著某些現下流行的潮流議題,就會逐漸失去社交機會與籌碼。於是這更強化了社交焦慮,更強化了一個人在情報與資訊世界中的無力感,以及更多對於關係與人的不信任與依附。
虛擬的社群空間如何影響現實的人際關係?從這幾年自己陸續在人際關係上遇到的各種狀況,大概就是這個原因了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