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日 星期五

《拒看新聞的藝術》簡介(作者:frostyfish 霜魚)

本篇原是答:frostyfish(霜魚)@PTT回答「沉迷看書與沉迷上網,本質上有差異嗎?」的回文。

 ※ 引述《MrTaxes (謝謝提醒)》之銘言:

看書和上網兩者都是接收資訊的方式,撇除上網玩遊戲那一類的腦力活動,就是純粹從接收資訊這件事來看,花很多時間看書,花很多時間上網,本質上有何不同嗎?

可是就個人經驗,讀完一本書會有一種成就感和滿足感,那好像上網所沒有的?到底兩者除了媒介不同之外  還差在哪裡?

frostyfish(霜魚)@PTT回答:

上網的範圍非常之大,無法直接概括討論,姑且分享一本最近閱讀的書,提供作者的論點供大家參考,若有對內容誤解的部分也歡迎指正:

書名:拒看新聞的生活藝術

本書討論看新聞(作者特指一般新聞,排除深入探討數萬字的專題新聞)的缺點,我自己簡單分成三大類重點:一、對思考的影響 二、對心靈的影響 三、其他

一、對思考的影響

1.過度簡化

一篇新聞受限於時間及篇幅,往往無法有效且詳盡的闡述事件脈絡,記者只能蜻蜓點水地講出幾個大重點,閱聽人只能似懂非懂地記憶幾個名詞,然後就以為自己理解了整個事件。

當然一般的小事情也沒什麼問題,但是在一些有點複雜的議題上就不行了,如果只是聽者本人理解不足還沒關係,但聽者往往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做下判斷,這很容易產生事後諸葛的狀況:後見之明偏誤。

人容易看著事發後的報導或是評論,然後想著:"啊這明明這麼簡單,為甚麼當事人這麼笨,做了那麼蠢的決定呢?"諸如此類的想法。

事實上事件當下的狀況本就錯綜複雜,再加上報導文字本身的簡化,讓閱聽人即使能知道事件的"大致"狀況,心中所想像的當下場景也已經與實際上大有差別


2.確認偏誤

確認偏誤最近幾年慢慢被大家認識,一個簡單的說法是:人們傾向於去找符合自己假設的證據,舉個例子,常看到一些提倡XXX方法的書,都會用知名人士來推廣自己的內容:那些名人XXX也有在用這個方法喔!!

但這是個證明這種方法可行的正確方式嗎?實際上看一個方法有沒有用,應該不是看"有多少人用了他且成功"而是看"有多少人用了他但沒成功"

這兩個思考方式看似一體兩面,但引導出的行動及背後意義完全不同,黑天鵝效應這本書通也有提到,反面的證據,其效力是大於正面的。

講了一串,回到原文,本書作者提到了新聞跟社群媒體的問題之一,就是會放大確認偏誤,大家都知道同溫層吧,同溫層其實就是助長確認偏誤的一大兇手。在演算法的驅動下,每個人能接觸到的資訊立場都會更接近自身抱持的立場,無形中加強了確認偏誤的機會。使每個人跳脫自身意見、嘗試接觸其他論點的機會更低了。

3.可得性捷思(現成偏誤)

這算是一個傾向,意指人們傾向取得自己最快想到的相關資訊,作為下決定的依據,書中有個舉例,如果我在訂機票之前剛看了一則空難報導,那即使空難發生地離我超遠、根本不在同個國家,而且我心知肚明空難的出事率遠低於鐵路或汽車,但這個當下,我有極高的可能取消訂機票這件事,簡言之,閱讀新聞等於讓媒體有操控自己思考的機會。

而新聞還有一個厲害的地方:誇張、聳動,利用圖文並茂、且特意追求狗血的呈現方式,讓新聞比一般資訊更容易鑽入人的腦海,也越容易在我們要做決定時想起這些資訊,即使在很多時候這些資訊會幫倒忙。

4.一些錯誤的隱含假設

基於新聞追求狗血、誇張的原則,報導往往會忽略一些類型的事件,比方說新聞會報導英勇站在最前線、危急關頭拯救大家的人,但對在幕後的人員,或是那些完美的做好預防措施、使災難根本沒機會發生的人,報導的比例則明顯的低。

5.新聞隱含讓人發表意見的假設

相信大家都看過新聞下面吵成一片的留言,甚至有些新聞根本就是在報導"兩派網友論戰"坦白說新聞根本就是製造情緒的產業,而閱聽人常常掉入這個預設而不自知,我們在看新聞時通常不自覺地就開始發表評論(大概也跟某種教育方式有關吧 這我不清楚)我們很少去想,這個議題我真的感興趣嗎? 還是剛好看到標題,我只是受到制約而不自覺開始想回答?

這個問題我有能力回答嗎? 還是他複雜到我其實無能力理解並回饋?這個問題是有意義的嗎? 是個好問題嗎? 會不會根本是個爛問題,我卻還想著要答?

作者用"意見小火山"來比喻這個情況,一個人流連在新聞網站上,其情緒往往隨著新聞內容起伏,但這些起伏或許根本沒有必要,我們的情緒只是被新聞記者有計畫性的推上又推下,而我們的智識、對世界的認知,多半還是停留在原地。

對"心靈"有害的部分(思考跟心靈的界定未必很清楚,板友自行判斷)




1. 降低專注力

前面有板友提及:網路資訊本身就是故意要把人的意識切的碎碎的,好讓使用者一直流連在網站上,而新聞本身也的確有這種效果。如果是購物網站的話,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要讓人腦波弱,忍不住出手購買商品,如果套用在新聞媒體的話,各位覺得商品是甚麼呢?

是"新聞"本身嗎? 還是"使用者"本身就是商品呢?(我的理解是"我交出了自己的意識,讓媒體可以操縱我的思緒")回到專注力上,簡短且眾多的新聞呈現嚴重影響了人的專注力,我們被迫不斷的分心、接著再把自己拉回來,這件事情的能量消耗及發生次數是遠超過我們所想像的。


試想看看,進入youtube首頁時,你需要看過多少個影片標題、並且"過濾"他們來決定自己最後要點選哪個影片?你又需要"抵擋"多少個封面養眼至極的影片,來搜尋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影片?零碎又爆炸的資訊讓人分心,用原始衝動誘惑人的資訊更是麻煩,凡人在面對這些引誘是幾乎沒有抵抗力的,即使能及時拉回自己的注意力,人的專注力也已經被犧牲了一部份,而專注力的消耗,帶來的便是:

a. 理解力的低下

書中引用的研究指出,當一個新聞頁面中的超連結越多,讀者對於新聞內文的理解程度越低,因為他們的認知能力有一部份都跑去做"要不要點開連結"的決定了。

b. 意志力的低下

低落的意志力,正好幫了新聞媒體的忙,讓人更缺乏逃離這個資訊坑洞的決心,作者認為新聞透過不斷消耗人的認知能力,進一步的讓他們更沉迷於新聞。而且這是一場人不可能靠意志力打贏的戰爭,總結一句話:思考需要專注,但新聞卻總是逼人分心。

2. 平靜

這點在前篇的第五點有略為提到,基本上新聞是可以製造出永動機效果的:

1.製造A族群很無能的新聞給B族群看

2.把B族群的反應(想必是嘲諷之類的吧)寫成第二篇新聞,用來激怒A族群

3.開始無限循環,直到這個話題能量變弱、或是出現了新話題(沒話題就自己造一個)

上述的循環是書中有提及的,我自己則想到一種案例,是臉書時不時會看到(通常是固定的粉專),粉專Po了某人(或某族群)荒謬離奇的舉動,引來了所有留言(或幾乎所有)的嘲笑,剛開始我也是在心裡嘲笑,但久了之後開始覺得,這些事情是真的嗎?還是只是媒體賺取流量的手法?

當然很多網路的事情很難求證,因此要直接說沒證據=不存在也未必合理,但撇開其真實性來說,我開始認知到,看到這些新聞完全不會讓我變得更好,即使是消遣娛樂也不會,這頂多助長了我的自我感覺,讓我可以用居高臨下的姿態笑看這些蠢人蠢事,何況這蠢事搞不好還是捏造出來的。

作者認為,新聞能散佈的負面能量太多了,從新聞本身的用詞,到留言的爭端或是轉發文的三言兩語,很難看到完全跳脫情緒的評論(網路使用者大概都會認為這是每個人的言論自由,發表自己的批評有甚麼不可以,但這樣的心態也正好增加了埋藏在新聞媒體中的負面情緒)

當然網路不只有負面能量,也存在有不少正面能量,但作者認為新聞媒體的負面能量比例遠高於後者,因此他主張用其他的資訊方式作為新聞的替代。

3. 讓人變得渺小

過度的報導成功人士、俊男美女,這跟全球化有點類似,當我們把潛在競爭對手的範圍放大到全世界時,這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他們心中的社會階級是"下降"的。而社會地位的低落,往往導致的是身體與心靈兩方面的疾病,當然當然,全球化的時代不可能完全不去看看這個世界,但我們只需要知道廣大世界的存在,未必要一直被提醒世界之大來意識到自己的渺小。

原因是很多時候我們並不存在需要改變的原因,甚至缺乏改變的機會,在這種狀態下,安於自身其實可以過得不錯,但新聞媒體卻不時提醒我們"有很多人還比你更好"這對大部分的人而言,並沒有看到美好事物的喜悅,反而只會增加焦慮感。更重要的是他們常常無能為力。

4. 被動

有個詞"習得無助",說的是動物在對同樣的事情不停遭受挫折後呈現的放棄狀態,比方在貓咪身前不斷用手電筒照射,剛開始他一定興奮地不停去捕捉,但等到他發現無論怎麼努力,他都無法抓到這些光點。貓咪就會陷入挫折感而憂鬱,新聞報導的某些事情也是如此,身在台灣的你,可以為衣索比亞地飢民做甚麼呢?可以為加州大火的災民做甚麼呢?可以為烏克蘭受難的人民做甚麼呢?可以為.....做甚麼呢?

這些令人感到難過的報導都會激起人的憐憫心,但上述幾個問題的答案往往是:甚麼都不能做,就算我們能捐助,捐助的對象勢必也有限,導致我們需要訂下捐助的預算上限,但我們訂下的預算上限,並無法阻擋更多災難新聞的流入,這讓人變得被動、消極沮喪甚至憂鬱。據作者的猜測(是猜測、並無實際研究),新聞媒體應該大大助長了憂鬱症這種文明病。

5. 濫用的同理心

這個重點算是作者針對一個指責的反駁:"你根本不關心那許多受各種痛苦的其他人,才有辦法拒看新聞"(原文忘了,抓個近似的語意)作者挑明了指出:許多人在看這些新聞時,都只是讓自己沉浸在同情心之中,但這並不能改變甚麼。人道精神並非依你對苦難新聞的消費來測量,而是根據行動來決定。當我們確立了行動所及的範圍,對超出我們能例外的事物,就要有我們無能為力(所以別濫用同情)的認知,作者提出了思多噶學派的思考:

"弓箭手能掌控的範圍,是在箭射出之前"

用來勸戒人們,該認知到有時候我們就是無能為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