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2日 星期三

學校篩除了大多數學生的未來(與談者:周布雅)

這是周貓大,幾年以前和朋友的對話,忘了很多,大致是這樣:

●:所以啊,我覺得學歷根本沒屁用啊,你看臺灣創業的富豪有幾個高學歷的?高中學歷的一大堆好嗎?

○:你這是倒因為果了,王永慶那一輩的創業者很多高中學歷都沒有,往下兩輩的很多大學學歷都沒有,那是戰後世代的關係,王永慶那個世代學校又少又不是一般人讀得起的,有能力讀到大學都是家境不錯的根本不需要冒險創業,可能本身就有產業可以繼承了,再往下的世代教育普遍了,創業者多半有高中學歷,說明學歷基本是有用的

●:可是我在學校學過的教材,基本別說跟創業,跟就業都沒有多大屁關系,我也可以反過來說,後面世代創業者都有高中學歷,是因為高中學歷變成普遍身份,跟創業者能力無關,對不對?

○:對的,普通教育內容基本都跟創業與社會需要無關,可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世界國家明明知道沒有用,還是讓每個小孩人生前二十年都持續學習這些用不著的東西?

●:你是說思考訓練?因為人類有工作能力要到法定年齡十八歲以上,如果這麼長的時間都不作腦力訓練,等到成年思考能力已經退化,這時候再學習真正需要的知識,他可能也已經沒有能力學習了

○:對,維持訓練學習能力跟邏輯能力是很重要的因素,可是並非最重要的因素歐,最重要的原因是篩選

○:大學教育是很花錢需要政府高額補助的,對大學生來說也必須花費很多的費用,更重要是進入大學以後學習的是很狹窄的專精領域,一旦進去了以後人生的選擇性變得很少,所以設計一個篩選制度,讓已經作好準備作這個人生選擇,已經已經在前面階段訓練好,關於學習專精領域需要的基礎知識,以及學習技巧的人,才能通過篩選,沒有通過的人,就不要進去大學,因為進去也學不到東西,只是在浪費自己的生命、金錢、人生選擇權

●:你這樣講好階級論耶,好像人有優劣似的

○:階級論的是迷信大學學歷比較高貴的人,大學制度的篩選,是篩選出來『適合唸大學的人』,而不是篩選『比較優秀的人』,有很多行業並不能給你很高的報酬,可是需要很高的基礎知識才能勝任,不是大學生做不來,可是你並不會認為就特别高貴,大學是另一種篩選,篩選出有能力勝任這種領域的人而已,最終出路好或不好看的是個人,反過來說,很多高報酬的工作並不需要大學學歷,這些篩選只是篩選適合或不適合,根本無論優劣

學校教育不被人廣為熟知的功能就在於篩選


●:照你這樣講唸大學也不會比較好,那還唸大學幹嘛?

○:所以這個就是現在大學制度根本上面的問題!你是先想要作股市交易員,而股市交易員需要金融相關知識,金融相關知識因為太過複雜光高中教不完因此必需在大學進修,所以你要進大學,為了進大學,所以你才必需通過篩選證明你有資格讀大學,這才是大學篩選的正確姿勢!假如你是想當麵包師傅,因為麵包師傅的技術『不需要』在大學學習,所以你根本不需要大學的學歷,那麼你為了唸大學花費的生命跟金錢就是浪費,而且你不只浪費了大學的金錢跟人生,你連高中為了升大學花費的人生,你國中為了升學高中所做的補習,全部都是浪費,假如你最後如願成為麵包師父,那從小學直到大學十幾年人生的浪費,可能就變成你整個人生最慘痛的失敗投資

●:你這樣太功利了吧?學習又不應該是沒有賺到錢就是浪費時間

○:可是你一開始評價學歷跟創業之間的關係,用的不就是這種標準嗎?我同意學習不能以是否賺到錢作為是不是值得的標準,那麼標準應該用什麼衡量呢?想不想要吧,假如你投注在學習花費的時間,所得到的知識,既不能賺錢,也不是你想要的,就算浪費時間,可是總覺得假如換成這個標準衡量上面講的,損失變得更慘重了呢?

●:我們的教育制度給予的東西,確實是既不能賺錢,受教方也不想要,回歸篩選的話題吧,所以你一開始講說,覺得學歷其實有用,但是問題是在篩選?

○:對,這個決定誰有資格進入大學的篩選制度,你覺得最重要的要件是什麼?

●:公平吧?如果篩選制度不公平,篩選不就沒有意義了?

○:沒錯,這就是整個學歷機制失效的根本原因!

●:等等,你的意思是說公平反而會讓篩選失效?那難道不公平反而比較有效?

○:慢著慢著,我沒說不公平篩選比較有效,而是說,明明篩選的『目的』是找出來合適的人,可是你操作的方式卻『只』想到公平,那就會出問題,我先反問,你覺得創業者需要什麼特質?

●:創造想像力、預算成本控制跟執行力、敢冒險的進取心決斷力、溝通能力、主動學習新技術的學習力,這些吧?

○:好,那我們為了『公平的』作升學篩選,會如何調整升學篩選標準呢?首先統一化的評量標準要吧?唯一正確的答案、超出範圍不能列入考題以免不公的考試規則、全國統一性,不允許超前也不允許落後的教學進度、統一公平的評分標準,然後就是背誦式跟公式化的考題,授課的時候會減少申論、辯論跟邏輯訓練的課程因為會拖延教學進度而且考試不考,會要求死記跟反覆作業式的考古題轟炸,因為在這種制度下面最有利拿到高分,對不對?

●: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嘛

○:對,所以在這個制度底下,天才是不受影響的因為真正的天才任何制度都能克服,可是一般天賦的人,是什麼特質的人最容易通過篩選?

○:是不擅長作決策而擅長同質性反覆作業、是不擅長橫向吸收廣泛領域知識而擅長小領域專注、是擅長已知領域反覆列舉而不擅長未知領域跳躍思考、是不擅長計算風險挑戰而擅長保守性策略的人歐,簡而言之,就是工程師啦!

●:臺灣高階大學生,確實大多去作工程師醫師這類專業技師,你的意思是說,我們國家花費這麼多預算在教育,只能訓練工程師嗎?

○:訓練工程師其實很值得啊,國家的技術力是在他們身上維持,我的意思是更可怕的,那麼你指出來的冒險性人格特質的創業者,既然無法通過篩選,那麼都到哪裡去了呢?

●:以臺灣的教育制度,不適合升學或者不能在升學考試拿到好成績的學生,學校多半不會重視,家長也不會花錢培養吧?

○:對,所以,為了公平,那些非工程師特質的人反而被反篩選淘汰掉了,可是因為我們現在沒有技職體系幫忙承接訓練那些其實不需要大學學歷的工作,因此他們之中大多數只能從事勞力性質工作,既無法在技職教育學到創業的知識,也無法在低薪的勞力工作賺取創業需要的資金歐

●:你是說,這種終極公平的篩選標準反而是在毀掉人才?

○:就是這個意思,你們專門篩選工程師,然後把不適合當工程師的人倒掉了,所以才會感覺學歷跟創業無關

1 則留言:

  1. 孩子,我想讓你看得更遠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7172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