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日 星期二

假新聞與恐懼行銷(作者:周布雅)

臺灣這波假新聞浪潮,不是臺灣獨有而是正在席捲全球化的現象,也不是臺灣最早出現被用在影響他國選舉、政治的國際性攻擊,而是從上一次美國大選,俄羅斯就試圖干預美國選舉跟政策並且被證明有效。

要注意更之前朝鮮早就開始嘗試以駭客攻擊癱瘓民主國家的網路,專制跟言論管制的國家一向擅長利用言論自由破壞自由秩序,利用體制反體制來攻擊民主國家。

無論結果是民主國家人民真的被操弄,還是民主國家提高言論管制,對他們來說結果都是穩贏不輸。

因為朝鮮網路攻擊而加強網路言論監控的韓國,有因此網路言論變得比較『有秩序』、『減少仇恨』了嗎?看起來是沒有。

島內很多人一直檢討受騙而協助傳播假新聞的『愚民』卻沒有注意到為什麼上星期中國在美國大買廣告偽裝成新聞社論批評川普對中政策,美國報業接了案子賣了廣告卻不受批評質疑賣國?

因為美國報業堅持廣告欄位可以賣你,但是底下必需加註註明告訴讀者『這不是新聞而是廣告』,因為媒體把廣告偽裝成新聞誤導讀者,在美國是違反多項法令的,即使在新聞媒體幾乎是最自由國家的美國也是這樣。

檢討閱聽人要求懲罰閱聽人,卻對惡意媒體不作任何規範,這套邏輯我真的看不懂。

恐懼行銷也是一種假新聞,我很討厭那種用恐懼行銷抹黑同業的行銷模式。

像是麥當勞幾年前之所以被一直針對抗生素問題,是因為在美國的契約養殖模式引起消費者疑慮,高度密集以及對受傷雞隻不治療不隔離以節約成本,使得必需使用抗生素才能確保不發生傳染病。

麥當勞 花了大筆的廣告費用 來洗刷自己肉類不安全的標籤印記


所以這是同時兩個面向的問題,不健康與非人道養殖以及抗生素殘留兩個問題,這個議題很嚴重傷害麥當勞的商譽,因為等同貼上了麥當勞的肉類不安全的標籤,麥當勞也因此承諾改善合作農場的養殖模式達到無抗生素殘留,後來麥當勞也確實表示已經達到零抗生素。

可是由於長期不安全肉類疑雲籠罩導致麥當勞營收下滑,所以這兩年麥當勞行銷著重在食品安全跟有機上面,想要營造『麥當勞的肉其實比外面更安全』這種形象。

用打擊同業來做行銷的廣告在臺灣不勝枚舉,尤其食品跟美妝領域簡直到無法無天的程度,虛構假新聞、故意作成看似新聞稿的業配廣告、在網路媒體虛構虛假謠言製造消費恐慌,這些現在已經不只不守法令的直傳銷業,連大品牌都在搞。

我認為這些虛假廣告,也應該放進假新聞一併檢討。

#然後我現在在肯德基吃加大肥宅快樂餐

1 則留言:

  1. 破除謠言!白肉雞從來沒有打過「生長激素」,只養35天就能賣的秘密是...https://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aspx?id=ARTL000077145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