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9日 星期一

摳門性格到底如何被傳承的?(作者:沈道廷)


我以前在部落格寫過一篇為什麼很多女孩長大後,感情中始終得不到幸福?的心理學理論,稱之為「媽媽魔咒」

大意是說,許多母親會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在女兒「得到最喜歡的東西」的時候下意識給予負面的臉色,以至於潛移默化中制約了女兒的「選擇傾向」

多年後當女孩長大,在感情擇偶過程中,總是會下意識的去逃避「最理想對象」、然後退而求其次,以至於一直懷抱莫名遺憾、一輩子無法放開心胸真正追求所愛,卻完全不知道是童年經驗的影響。

其實「個人的花錢觀念」也是一樣的道理。

很多人以為「很省錢」的性格來自於家境好壞,實際上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家境好的人也可能養出超摳門的二代、反倒是原生家庭貧困的小孩,長大後許多人也變成「有多少錢就花多少」。

關鍵在於從小「對花錢的制約學習」

當小朋友從小的時候,每次消費的機會中,若選擇「最便宜的特價品」父母就會給予大力讚賞,反之若選擇「沒有特價的品項」就會被施加各種言語霸凌的壓力。

很快的,在小朋友的潛意識中就會建立這個學習機制,為了獲得讚美、同時避免被攻擊的恐懼,無形中建構出「東西一定要挑到最便宜」的特殊習慣;而這一切取決於父母下意識的態度,跟家裡有錢沒錢幾乎無關。



就算長大以後,這個「選擇傾向」仍然會根深蒂固的存在、有可能再傳給下一代,無論日後收入再高、幾乎無法改變這種狀態,這就是另類的「價值觀傳承」

就算我「有意識想要調整」仍會留下許多痕跡,我估計這一輩子大概都不可能完全改掉。

例如,我至今就算到昂貴餐廳吃飯、低消動輒數千元,我依然會點選「菜單上相對最便宜的項目」而非我最想吃的菜色;又或者,就算我要買一台數百萬起跳的進口車,我仍會選擇「未來賣二手最保值的顏色」而非「我最喜歡的顏色」

又如當初 IPHONE 7 剛出來我就去買了,但我刻意等多等了快一個月、只為了等「曜石黑」排隊到貨,並不是因為我喜歡這新色所以甘願等,說到底,我討厭這類容易刮傷的材質,單純就是聽說「曜石黑未來二手價格較高」罷了。

兒時被植入的制約,就是這麼難以改變。

遺憾的是,我之前看的那本關於「媽媽魔咒」的書上,清楚的寫上「目前沒有任何一個有效的治療方式,可以幫女性擺脫這個根深柢固的魔咒」我認為金錢的魔咒也是一樣的道理,我至今就算再怎樣刻意調整,也無法擺脫。

我認為唯一的方法:

就是坦然的接受這樣的價值觀或性格,同時植入另外一個程式,把這不利的狀態、轉成有對達成目標有利的工具,適應這個世界的現實。

畢竟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只要能達成自己的人生目標,其餘的部分不必過度執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