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是天朝史上最悲慘的一個改革者,因為改革失敗,所以名聲非常臭,不過比起他之前的商鞅和他之後的王安石、張居正,他可能是最「好人」的一個(不是被發好人卡最多),卻也是造就最大悲劇的一人。王莽和大家認識的那些左統左獨左膠非常像,他是官家出身(大部分的左派運動者家裡也都有點錢,很少是真正的貧戶)、他是學者、他很在乎那些意識形態、而輕視實用性和科技,所以我反而認為這個故事,可能對我的朋友們啟示更大。
以下摘錄自柏楊讀史名著中國人史綱
-----
王莽是儒家學派的鉅子,以一個學者建立一個龐大的帝國,中國歷史上僅此一次。他奪取政權的目的與劉邦不同,劉邦之類只是為了當帝當王,滿足私欲。王莽則有他的政治抱負,他要獲得更大權力,使他能夠把儒家學說在政治上一一實踐,締造一個理想的快樂世界。
王莽認為古代社會中,人人平等,可是到了後來,互相爭奪,遂發生不平等現象。富人有很多土地,窮人則一無所有。男子淪為奴隸,女子淪為婢女。幸而仍保持自由,父子夫婦,終年辛苦耕種,卻不能吃飽。為了改善這種不公平和剷除造成這種不公平的罪惡,王莽的新政府成立後,即實施一連串下列的新社會政策:
一、土地國有:私人不准買賣,恢復一千二百年以前已廢除了的古代井田制度。八口以下的家庭,耕地不得超過九百畝,超過了的土地,一律沒收,或由地主直接分給他的鄰居或家屬。
二、耕地重新分配:沒有土地的農夫(佃農),由政府分給土地。以一對夫婦一百畝為原則,不滿一百畝的,由政府補足。
三、凍結奴隸制度:雖沒有馬上廢止,但禁止所有奴隸婢女繼續買賣,以限制奴隸的範圍和數目不再擴大,使它最後自然消滅。
四、強迫勞動:凡無業遊民,每人每年罰布帛一匹,無力繳納的,由政府強迫他勞役,在勞役期間,由政府供給衣食。
五、實行專賣制度:酒專賣,鹽專賣,鐵器專賣,由中央政府統一發行貨幣(從前任何富豪,都可製造銀錢,新政府收回這種授權)。山上水中的天然資源,都為國家所有,由政府開採。
六、建立貸款制度:人民因祭祀或喪葬的需要,可向政府貸款,不收利息。但為了經營農商事業而貸款,則政府收取純利十分之一的本息。
七、實行計劃經濟:由政府控制物價,防止商人操縱市場,以消除貧富不均。食糧布帛之類日用品,在供過於求時,由政府照成本收買。求過於供時,政府即行賣出,以阻止物價上漲。
八、徵收所得稅:一切工商業,包括漁獵、卜卦、醫生、旅館,以及婦女們家庭養蠶織布,從前都自由經營,現在新政府都課徵純利十分之一的所得稅。政府用這項收入作為貸款或平抑物價的資金。
從這些措施,我們可發現王莽所從事的是一個驚天動地的全面社會改革,十九世紀才興起的社會主義,早在一世紀時的中國,就有了構想和實踐。
王莽的社會改革是偉大的措施,但他徹底失敗,他的生命和他的王朝也跟著一齊喪失。我們可為他歸納出下列五項使他失敗的原因:
第一、王莽是忠實的儒家學派之徒,而儒家學派的基本精神是崇古。所以王莽的眼光不是向前看,卻是向後看。他對他診斷出來的社會病態的治療,認為只要吃下古老儒書上所用的那些古藥,就可痊癒。像土地重新分配,固然很好,可是王莽堅持恢復井田,卻根本做不到。腳步向前走而眼睛向後看,僅這一點,就註定他必然跌倒。
第二、那個時代還沒有推動這麼龐大改革的技術能力,像貸款利息和所得稅,都是「純利」的十分之一,這涉及到複雜的成本會計,當時恐怕很少有人可以勝任。同時,即令有此人才,王莽更需要一個有組織的幹部集團去執行。但他仰仗的卻只是行政命令,把所有責任都加到行政官員身上,而行政官員大多數又都腐敗無恥。於是善政的藍圖反而變成暴政的行為,民變因之燎原般爆發。
第三、王莽沒有辦法控制喪失既得利益者的反擊。土地國有使地主怨恨,禁止奴隸買賣使奴隸主和奴隸販子怨恨,強迫勞動使貴族和一些地痞流氓寄生蟲怨恨,禁止鑄錢使富豪怨恨。這些怨恨容易掩蓋因改革而受益者的歡呼和感謝。一遇機會,就向改革反擊。
第四、王莽機械的迷信制度萬能,他認為「制度確立之後,天下自然太平」。他大部分時間都用在改革制度上,更糟的是他用儒家學派所特有的繁文縟節,不憚其煩的改官名、改地名,凡是「現代」的全都取消,一律恢復「古代」原名。改的太多,以致沒有人能夠記得住。
這種改革應該是不必要的,但王莽懍遵儒家「正名」學說,卻特別認真,而也就在這些小事件上,按下大失敗連鎖反應的電鈕。西漢政府對西南夷諸部落酋長,大都用王爵羈縻,這不過是不費一文的虛名,王莽卻改封他們侯爵。句町王拒不接受(句町國,雲南廣南),首先起兵叛變。王莽又把西漢政府頒發給匈奴汗國單于的金印(匈奴單于璽),改為「新匈奴單于章」。皇帝的印稱「璽」,「章」只是普通人的印,烏珠留若提單于氣沖牛斗,遂跟中國斷絕關係。南北兩邊大規模討伐戰事,徵兵徵糧,引起騷動與饑饉,騷動與饑饉引起遍地陳勝、吳廣式的暴動。
第五、王莽是一位學者,也是一位經濟思想家,但不是一個政治家。政治家永不會認為自己比任何人都聰明,王莽卻恰恰認為自己如此,因之他不能容納與他意見相異的建議,而固執的堅持自以為高人一等的見解。所以他對句町國和匈奴汗國的反抗,採取迎頭痛擊政策。對因饑餓而搶掠的變民,採取高壓政策,遂使形勢更加惡化。
只有政治家才會正確的處理民變問題,王莽不會。他迷信警察和軍隊的力量,認為只靠監獄和屠殺,就可以根絕叛亂。結果是民變更多更烈。紀元二三年,以劉玄為首的變民集團,攻陷固若金湯的常安(新王朝把長安改稱常安)。王莽被殺,新王朝覆亡,政權只維持了十五年。一場本可以歌頌的社會改革,化成一個悲劇,在流血中收場。
王莽篡漢,儒家理想國度的實踐與破滅
回覆刪除https://kknews.cc/zh-tw/history/6nlevpl.html